从玩泥巴说起 细数舞蹈网游的前世今生
热舞派对
51新炫舞,09年出品,卡通风格传奇sf,笔者对这款游戏的了解还不如他们的吉祥物熊猫Piku。
51新炫舞
09年《炫舞吧》、《一舞成名》,10年《舞型舞秀》、《节拍天堂》,无数的类型网游或默默无闻或胎死腹中,以上这些舞蹈游戏多以“虚幻引擎”之名,以画面精细写实吸引玩家,但却没有一个能够达到劲舞团2005年的高度。
究其原因:其一,同时期大量的类型网游在冲击劲舞团的同时,相互之间也形成了竞争态势;其二,休闲类网游用户群玩家群的主要基础为女性玩家,而女性玩家在“写实型”与“漫画式”角色上更偏向于后者;其三,舞蹈游戏关键并不在于画面本身,而在于舞蹈动作是否流畅连贯。在这三点上,这些当年的“新”舞蹈网游显然是走错了方向。
在这里,笔者作为一名“足球观众”(度娘不会给你解释的,这个词源于每次笔者在吐槽国足时,总有人跳出来对我说:“有种你上去踢,你踢得比国足好?你有什么资格说国足?”,这个时候我就说:“我只是一名足球观众。”),对现在大部分国内游戏公司的画面吐吐槽:“单独把游戏角色的任何一个部分拿出来都觉得很好,很精致,但把这些个‘部分’放在一起,怎么就感觉不是个‘人’呢?”
先行者——Audition Dance Battle Online(AU)
韩国发达的互联网为PC端网络游戏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各种类别各种游戏方式的网游层出不穷。2005年,由T3 Entertainment开发,Yedang Online负责其全球发行的Audition Dance Battle Online横空出世,游戏主要模式几乎全盘采用“Bust A Move”,同时PC输入端的键盘显然比手柄更适合这种游戏方式,加上Q版的人物造型非常的讨女性玩家的喜爱,在韩国本土反响良好。很快,在Yedang Online的努力下,AU在中国大陆、中国**地区、日本、东南亚、欧洲、北美及拉丁美洲都有了本土运营商。这款Audition Dance Battle Online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劲舞团。
本来Yedang Online还计划过推行“全球服务器”,由于各地运营商对游戏进行的“本土化”和黑客的攻击,跨地区全球服务器最终关闭。全球服务器理念的失利并没有对劲舞团在各地的发展势头有所影响,在2007与2008的Google搜索排行榜上,“劲舞团”位列前三,仅在大陆地区拥有数百万的用户。
盛极而衰,伴随劲舞团的发展,韩国开发商和出版商与几个主要地区的地区代理商出现了各种摩擦,原本负责劲舞团韩国运营的Bugs和RoiWorld放弃了继续运营,Nexon则放弃了其在日本和北美的代理权。而作为劲舞团最主要的两个市场——中国大陆与**地区,地区代理商纷纷推出“劲舞团2”来对抗劲舞团。
由于T3 Entertainment和Yedang Online只拥有Audition Dance Battle Online的商标权,而没有“劲舞团”的商标权。因此劲舞团其续作在变更代理商之后将不得不面临改名的尴尬处境(这种情况在网游市场中并不鲜见)。
劲舞团的兴盛,带动了一大批的类型网游的出现,这些类型网游在“走出音乐舞蹈”网游的“路”的同时,也将这块蓝海染红,劲舞团一家独大的时代在随后的几年中逐渐瓦解。
劲舞团(AU
劲舞团(AU)
成长期——超级舞者、GT劲舞团2、QQ炫舞、热舞派对以及那些有名的没名的各种舞蹈音乐网游
2005年到2010年间,劲舞团引发的舞蹈游戏狂潮催生了大量的同质化类型游戏的产生。劲舞团中国大陆运营商久游就在2005年推出以DDR游戏方式为蓝本的“超级舞者”,同时研发并推出了名为“GT劲舞团2”的劲舞团类型网游。当时正处于T3&Yedang与久游的摩擦期,“GT劲舞团2”出现的意义不言而喻,出于这样的目的,实际上的“GT劲舞团”初代是不存在的,纵观网游历史,这也是唯一一个初代就被冠上“2”之名的网游。
超级舞者
GT劲舞团2
腾讯涉足舞蹈网游,推出QQ炫舞,并于08年公测。游戏选用和劲舞团同样的6头身比例传奇私服,细化了五官和服装效果,与QQ充分融合的同时,增加了大量的游戏模式。在庞大相关产品用户群的基础上,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
QQ炫舞
与《QQ炫舞》同年登场的是完美世界出品的《热舞派对》,游戏相对同时期(08年)的最大的亮点是国内首个采用硬件渲染阴影而非“软阴影”的舞蹈网游。华丽的舞台光影效果和宠物系统等创新也让人眼前一亮,各种主题服装也很是夺人眼球。09年推出的《热舞派对2》却和《热舞派对》共享同一个服务器和游戏分区,这也是国内唯一一个“两代”游戏共享一个服务器的舞蹈游戏。这款游戏还有很多别的名字,如“XMAN-非诚舞扰”或是“舞转心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