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历史:小道人棋定终身
中国围棋历史:小道人棋定终身
中国的白话小说产生于宋代。由于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兴起,为了迎合他们的需要,宋代话本小说开始流行。我们今天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故事,从那时起,就在街头甚尾的说书人嘴里开始流传了。
到了明朝,小说得到了更为迅速的发展。冯梦龙、凌蒙初将当时广为流传的白话小说及自己的创作编订成册,先后推出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与《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即有名的“三言二拍”。这些故事虽然在时代背景上假托前朝,但基本反映的都是明朝时期的社会风情,人物状态。“三言二拍”中的 一些故事也反映了围棋在明清时期广泛进人民间的历史事实,其中不能不提的一篇,就是《二刻拍案惊奇》中的《小道人一着饶天下,女棋童两局注终身》。这是一个写棋中姻缘的故事,大约是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唯一篇完整的以围棋为题材的作品了。
围棋,在古代中国原本是风雅之事,是文人墨客独享的一门艺术。而话本小说本来就是俗文学,这篇小说讲述的也是一个骨子里浸透了“俗”的故事。雅与俗的交融,恰恰是文学走向民间的一个结果。 当围棋成为赢取妻子的手段,这其中会生出怎样有趣的情节呢?这篇故事的“定场诗”这样说:
世上输赢一局棋,谁知局内有夫妻?
坡翁当日曾遗语,胜固欣然败亦宜。
故事开头,说宋朝时有一村童, 姓周名国能,学得一身好棋技,与人下彩棋,时常能赢些银两。手头宽裕之后,“仓廪实而知礼节”,渐渐知书达理,性格高傲起来。男大当婚,周国能到了该婚配的年纪,农家女已经入不了他的法眼,便寻思着凭借自己围棋上的“绝艺”,出外找个好姻缘。于是,周国能打扮成小道人的模样云游四方,目的不在寻师访道,而是遇求美貌女子。在京、太原等地周游一圈,一无所 获之后,周国能来到辽国地面,得知辽国围棋第一国手是一位美丽女子,名叫妙观。
周国能见了妙观,顿时心动,想着“只在这几个黑白子上,定要赚她到手”。在亲眼观察之后,发现妙观棋力不如自己,就趁她给学生讲课之际当众指出她的错误。又在妙观开的棋馆对门租了个房间,挂上一块招牌,上面写道:“汝南小道人手谈,奉饶天下最高手一先" 。
这“最高手”,说的不就是辽国最厉害的妙观么?招牌一挂,立即有好事者凑了赌金,撺撮小道人周国能与妙观决一雌雄 。妙观先派自己的徒弟张生试探,结果被周国能打到让三子。妙观实在不敢应战,便悄悄招小道人的房东老妈说情。周国能开出了条件:“日里人面前对局,我便让让她。晚上要她来被窝里对局,她须让让我。”这分明是轻薄的调戏之词,妙观十分气恼,将计就计。当众对局时下了三盘,第二局周国能发挥实力中盘大胜,一、三局却着意相让,竟然两盘都只输了半个子。但夜里妙观并未如约前来,只是将事先说好的赌金奉上,让周国能生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甘心的周国能几日后被王府招去下棋,深受辽国大王喜爱,周国能便要求与妙观下棋。对局时小道人拿出五两金子作注,妙观未带银两,被迫以身作押,就这样在“羞惭窘迫"中将自己输了出去。妙观事后反悔,“难道奴家终身之事,只在两局棋上结果了不成?“小道人向幽州府总管告状,在堂上,妙观辩道:“一时赌赛输赢,实非情愿。”总管道:“既已输了,说不得情愿不情愿。”妙观“无可推辞,只得凭总管断合”。就这样成就了一段书中所说的“好姻缘”。
严格地说,这篇写棋中姻缘的小说,还不是真正的围棋小说,而是一部关于婚姻的小说。婚姻是目的,围棋不过是媒介。但在故事的进行过程中,作者加入了许多与围棋相关的传说。讲周国能的一手好棋从何而来时,化用了王积薪赴蜀途中遇仙的传说,说有两个仙家道士在他田边捡枣子的时候教他围棋;讲辽国围棋概况时,又套用了唐朝顾师言(故事中称为宋朝棋待诏顾思让)与日本王子(此处为辽国王子)一子解双征,本朝第一假称第三的传说;而小道人为挑战妙观所写下的招牌,也是借用宋代刘仲甫“奉饶天下棋先”的故事。这种化用与借用,的确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之一。
在明朝重男轻女的时代观念下,这个情节曲折结局圆满的故事受到欢迎,是很正常的事。但从今天的视角来看,无疑过于不尊重女性了。到了21世纪,著名剧作家,也是围棋迷的邹静之先生重写这段故事(电视剧《爱情宝典之小棋士》),就将其改编成了一个更具现代色彩的版本。
新版本说周国能倾慕妙观,有意让棋却惨遭欺骗之后,十分悲伤传奇私服,整日借酒消愁,精神颓废。另一边 ,欺骗周国能的主意是由妙观身边的婢女所出,妙观则有所歉疚,在观察周国能每天的所作所为之后,也对他暗生情愫。同时,新版本还加人了风尘花魁红拂的角色,红拂也因棋爱上周国能,故事最终发展成两位女子为争周国能而对弈决胜,这与原小说中男方选择,甚至有胁迫的意味对待女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结局也是相当“围棋式”的传奇sf,象征着“一冷一热”的妙观与红拂,竟然在盘上握手言和,下出了一盘和棋。周国能最后如“唐伯虎点秋香”样,幸运‘点”中了妙观,故事圆满落幕。
新版本的故事背景仍然放在了宋代,就让我们通过宋金砖雕中的仕女对弈图,来畅想下两位女子通过下棋来决定谁嫁给围棋国手的巾帼豪侠之风吧!
有趣的是在这个新版本中,也充满了“雅与俗”之争。原小说里.雅是指围棋,俗是指婚姻。而新版本将围棋与爱情都归为“雅”.而“俗则成了赌棋与钱财。周国能依靠下彩棋赢遍天下,博取大名,却也烦恼于俗世往来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