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盛趣游戏郑慧:私服产业正呈现“隐蔽化”趋势,AI带来新型侵权风险
此外,端游是第二大权利游戏类别,相关案件有34起,但作为被诉对象的比例较低只有3起,其中端游诉手游纠纷有25起, 表明手游模仿端游引发的法律问题较为突出。
郑慧指出,刑事案件需达到一定侵权规模才能立案,民事诉讼则依赖明确的侵权主体信息,而小私服往往隐蔽性强、生命周期短,企业需投入大量人力进行监测,并依赖平台方的配合。“如果推广渠道、服务器提供商等生态环节怠于履行责任,侵权损失会显著扩大。”郑慧说。
对此,盛趣的策略是“提高侵权成本”——例如,针对抖音等平台的私服推广账号,通过反复投诉封禁使其“五六次后彻底废号”。郑慧强调,行业需形成生态共治,“只有平台及时下架、基础设施服务商快速断网,才能有效遏制私服蔓延”。
值得注意的是,私服产业正呈现“隐蔽化”趋势。部分团伙将服务器或核心人员转移至海外,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理难度。但郑慧认为,此类私服因缺乏本土推广渠道,难以形成规模,“我们更关注初期遏制,而非等待其壮大后再打击。”目前,盛趣已与脸书等国际平台建立投诉机制,但跨国协作仍面临管辖权等复杂问题。
除外部打击,盛趣也从技术端加固防线。“国内私服多源于外服代码泄露,如《传奇》意大利服、《冒险岛》韩服等。”据郑慧介绍,盛趣公司通过代码混淆加密、服务端关键校验、动态修复漏洞等方式提升破解难度,以降低被侵权的风险。
玩家教育同样关键。
郑慧观察到,事实上,长线IP的玩家群体已形成“反私服”共识,“许多玩家会主动举报私服,他们更看重官方生态的健康”。毕竟,私服对玩家的风险亦不容忽视——“跑路服”频发、数据无保障,玩家最终可能承受经济损失。
换言之,从玩家的角度来看,对私服的查处不仅是对侵权行为的打击,本身也是对玩家的一种教育。郑慧表示:“当我们关停私服时,玩家往往会遭受经济损失,而且他们也知道私服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因为私服不受监管,跑路现象时有发生。”
此外,对于像《冒险岛》《彩虹岛》《龙之谷》等具有超长线IP的游戏,玩家对“官服”有着深厚的热爱,他们也会自发地举报私服。“玩家更看重官方游戏生态环境的维护,我们也会采取更多行动来满足玩家的需求。”郑慧说。
新业态挑战:卡牌盲盒、AI侵权浮出水面
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层面,郑慧指出,近十年游戏行业判赔金额呈明显上升趋势,赔偿计算从“酌定”转向“精细化”。例如,2022年某游戏公司在一起侵权案中获赔3000万元,创下同类案件纪录。
此外,《蓝皮书》还梳理了近十年156份判决书,提炼了40余个实务问题。郑慧举例称,早期案件多聚焦代码抄袭传奇私服,如今已扩展至直播侵权、AI生成内容等新场景,“法律虽滞后于产业(发展),但通过案例积累可推动规则细化,比如明确各主体责任分配”。
这其中,游戏音乐版权是另一大争议领域。
郑慧强调,游戏音乐的特殊性在于其与IP的深度绑定,“它是游戏情绪的载体,不能简单视为独立作品”。司法实践中,盛趣会主张音乐对游戏整体的贡献度,从而争取更高额度的判赔。郑慧指出,“盗版游戏使用6首音乐与网站商用6张图片,侵权后果完全不同”。
对于UGC(用户生成内容)中的音乐使用,郑慧认为,其合理使用的范围有限,“直播、带货等商业场景下的翻唱仍需授权,仅个人欣赏、教学等少数情形除外”。盛趣通过版权监测系统识别侵权内容,但对非商用二创常常采取“容忍策略”,以平衡社区活力。
随着产业边界扩展,侵权形式亦不断翻新。2023年,盛趣查处了一批“热血传奇卡牌盲盒”,侵权者通过直播间线上抽卡销售,隐蔽性极强。“这类新业态取证难,最终我们通过民事诉讼获赔20余万元。”据郑慧介绍,剧本杀、线下游乐园等场景也频现侵权。
AI技术的普及带来新挑战。郑慧透露,盛趣正关注三类问题:一是防范AI工具使用中的侵权风险;二是确权AI生成物的商业化潜力;三是应对“低成本AI侵权”的泛滥。她举例说,有人用AI批量生成游戏同人图并售卖,这需要平台建立更高效的下架机制。
在业内人士看来,保护IP就是保护产业创新力。回顾十年维权历程,郑慧认为,游戏知识产权保护已从“粗放式”走向“精准化”,但还需持续适应技术变革。她呼吁行业加强协作,“只有企业、玩家、平台、司法机关形成合力,才能让侵权者无处遁形”。
在郑慧看来,知识产权保护的本质是守护创新,“经典IP的长期价值,正源于对其内容的尊重。只有侵权成本足够高传奇sf,原创者的投入才有回报,行业才能良性循环”。
每日经济新闻